普利兹克,您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北京时间3月7日23点,第40届揭晓,获奖者为91岁的印度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 (Balkrishna Doshi)。 从传说到听说,从勒·柯布西耶到中国面孔王澍;近年来,普利兹克奖与我们似乎越走越近,但在众人眼里仍是一副深不可测样子;所以在这里有必要澄清一下,这个奖很接地气,参赛人数少,评审团也小,可以说拿到奖的几率比某些国内奖项还高。下面通过七个问题让您全景了解一下一个真正的普利兹克建筑奖。
问题一 普利兹克建筑奖有那些亚洲面孔?
1983年第五届:贝聿铭 IeohMing Pei(美国)
1987年第九届:丹下健三 Kenzo Tange(日本)
1993年第十五届:槙文彦 Fumihiko Maki(日本)
1995年第十七届:安藤忠雄 Tadao Ando(日本)
2010年第三十二届:妹岛和世 Kazuyo Sejima 与 西泽立卫 Ryue Nishizawa(日本)
2012年第三十四届:王澍 WangShu(中国)
2013年第三十五届:伊东丰雄 Toyo Ito(日本)
2014年第三十六届:坂茂 Shigeru Ban(日本)
2018年第四十届:巴克里希纳·多西 Balkrishna Doshi(印度)
问题二 普利兹克建筑奖有哪些意想不到的趣事?
1:可能是全世界组织方人数最少的评奖活动
据普利兹克奖执行总监玛莎・索恩(Martha Thorne)说,和大家想象中的不一样,大名鼎鼎的普利兹克建筑奖没有庞大的评审组织和工作人员,有可能是全世界组织方人数最少的评奖活动,只有不到十个人(包括评委)来运作这个奖。
执行总监的工作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上,就是每个月飞来飞去邀请评委,实地走访建筑,然后仔细分析比较、筛选作品。
2:可能是最没有门槛最容易的建筑奖报名规则
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报名是完全开放的,只要建筑师有一定数量的可以证实为原创的建成作品就可以报名。甚至不是建筑师也可以,任何领域里的任何人,只要了解并有志于推动建筑学的发展,都可以被提名为候选人。
另外可以提名自己,并且不要求提交任何表格,也不需要任何作品集或推荐信。话说,院长大人参加学校举办的垃圾建筑竞赛都没这么容易,是时候摆正心态,报名一下普利兹克了。
3:可能是参与竞选人数最少的建筑奖
还是据普利兹克执行总监所说,“每届评选只收到数十位(最多上百位)建筑师的报名,这个数量比我们想象得少,也许大家认为这个奖是大师级的高不可攀,所以报名数量并不是很多。”
问题三 普利兹克建筑奖遇到过的非议?
1:普利兹克奖正走向“政治正确化”?
2013年伊东丰雄在完成了日本“3·11”地震灾后重建项目“Home For All”后不久获得了普利兹克奖的青睐,2014年“冷门”得奖的坂茂更是原就以“人道主义”著称,紧接着奥托以相似的倾向获奖,其直言“我的建筑理念是设计出新型的房子来帮助那些贫困者,特别是在自然灾害中受难的人们。”
当时好事者不禁质疑,普利兹克奖是否正在走上“政治正确化”?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合伙人帕特里克·舒马赫就曾尖锐质问,“是不是说那些想得普利兹克奖或者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就得在自己的东西里混上点人道主义关怀呢?”
2:普利兹克奖有失公允,且噱头言过其实?
普利兹克建筑奖秘密评选,且普利兹克家族作为利益集团设立这个奖,有自己的价值导向。
也有人认为,这个奖也就是个show,每年换一个地点去开个party,不严肃,更多的是建筑媒体造势的狂欢,普奖只是其中的见证者,给每年关注建筑这个相对狭深圈子的人们一个讨论的窗口,引导大众关注建筑设计,不能代表行业最高成就。
3:普利兹克建筑奖被指有“性别歧视”?
目前为止,普利兹克奖仅颁给过两位女性(扎哈和妹岛),1991年颁发给文丘里的那一届,很多人认为更应该得奖的丹尼斯·布朗,因为其女性身份被遗忘了,其曾亲口表示“作为一名女性,我觉得自己被排除在了建筑界的精英之外”。
2013年,众多建筑师团体联合请愿,呼吁普奖应该重新表彰布朗,进一步推动了关于建筑界性别歧视的辩论,然而此事,普奖委员会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问题四 如何评价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些年的风格趋势?
普利兹克建筑奖是在现代主义艺术风行后的年代创立的,现代主义从绘画艺术延展到建筑风格,他们当中有关注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主张建筑应具有地方意义,与所处环境、氛围有机结合并注重自然元素的运用;有讲求在历史环境与现代模式中建立社会文化的场所精神的,表达的是一种建筑与人、自然的联系内涵;也有广泛多样地将建筑基本原则与创新的艺术性、地域性、新技术融合在一起的。
例如将现代主义引进美国的菲利普・约翰逊、崇尚自然色彩的巴拉甘,遵循传统现代主义路线成就极高的迈耶,还是受几何抽象主义影响的库哈斯、注重流体造型的扎哈,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理查德,钟爱清水混凝土的安藤忠雄,或是讲究文化归属感的王澍,探讨社会角色的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和去年本土化与国际化兼容的RCR……
对往届获奖者进行梳理,发现他们关注的问题具有多样性,并且在不同层面有交叉。普利兹克的风向也由原先被大家熟知的经典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古典主义等学说过渡到更本质的,更有时代侵染性的,例如建筑理念、创新性、当地环境、社会贡献、人文精神……
问题五 普利兹克建筑奖2018评委都有谁?
Glenn Murcutt 格伦·马库特(澳洲):评委团主席、建筑师、2002年普利兹克奖得主;
Stephen Breyer 斯蒂芬·布雷耶(美国):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André Aranha Corrêa do Lago 安德烈・阿拉尼亚・科雷亚・杜・拉戈(巴西):巴西大使、建筑评论家
The Lord Peter Palumbo 帕伦博勋爵(英国):建筑资助人、蛇形画廊信托公司现任董事长;
Richard Rogers 理查德·罗杰斯(英国):建筑师、2007年普利兹克奖得主;
妹岛和世(日本):建筑师、2010年普利兹克奖得主(与西泽立卫);
Benedetta Tagliabue 本妮德塔·塔利亚布(西班牙):建筑师、EMBT建筑事务所董事;
Ratan N. Tata 拉丹·塔塔(印度):塔塔集团控股公司Tata Sons荣誉主席;
王澍(中国):建筑师、建筑教育工作者、2012年普利兹克奖得主。
Martha Thorne 玛莎·索恩(美国):常务理事、马德里IE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
问题六 普利兹克建筑奖是如何诞生的?
普利兹克建筑奖是由芝加哥大富豪普利兹克家族创立的,当时建筑界已经有久负盛名的RIBA英国皇家建筑师奖和AIA美国注册建筑师协会奖,那么1979年Jay A. Pritzker和他的妻子为何想到利用凯悦基金会所赞助一个针对建筑师颁布的奖项呢,看了下面这段讲述就知道了:
“因为我们在世界上建了许多饭店,与规划、设计以及建筑营造有密切的联系,而且我们认识到人们对于建筑艺术的关切实在太少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芝加哥人,生活在摩天大楼诞生的地方,一座满是如Louis Sullivan(沙里文), Frank Lloyd Wright(赖特), Mies van de Rohe(密斯)这样的建筑伟人设计的建筑的城市,我们对建筑的热爱不足为怪。”
“如果说芝加哥的建筑让我们懂得了建筑艺术,那么从事酒店设计和建设则让我们认识到建筑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力。因此,在1978年我们想到来表彰一些当代的建筑师。爸爸妈妈相信,设立一个有意义的奖,不仅能够鼓励和刺激公众对建筑的关注,同时能够在建筑界激发更大的创造力。我为能代表母亲和家里其他人为此继续努力而自豪。”
问题七 普利兹克建筑奖是如何成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的 ?
任何一个奖项成为某个领域的标杆,成为最高成就,都要归功于获奖者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获奖者足够伟大才能成就这个奖项的伟大,毋庸置疑,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普利兹克建筑奖捧出的每一位得奖者均璀璨耀眼,功勋卓越。普利兹克奖项正是表彰这些建筑大师在建筑设计中所反映出的天赋、远见和责任感,及其通过建筑艺术对人类社会和人居环境所做出的持续和卓著的贡献。
普利兹克成立十周年之际,保罗·戈德伯格在《纽约时报》中撰文《WhatPritzker Winners Tell Us About the Prize》,首次提出普利兹克奖在建筑界地位相当于诺贝尔奖在文学和科学领域。
保罗·戈德伯格分析获奖者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评价普利兹克评审委员会评审标准,是对建筑师到达个人职业生涯顶峰的奖励,而非激励获奖者、行业探索新领域、新成就。言外之意是奖项只是荣誉榜,表彰值得纪念的建筑艺术成就,警惕普利兹克奖不要沦为建筑师个人生涯的最高目标。
而人们似乎只记住了他全文中的一句话:“(普利兹克奖)在这个时刻是最有名的建筑奖(atthis moment the most celebrated architecture award there is)” 。
之后他的担忧就逐步印证了,在媒体传播的推波助澜下,普利兹克奖成了诺贝尔奖一样神一般的存在。
巴克里希纳·多西 Balkrishna Doshi(印度)作品
文章参考了普利兹克官网及公众号设计院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往期推送
发承包双方风险如何分配、采用哪种计价方式...EPC管理办法起草人为你全景解读